kk体育关于教育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这样强调 两会@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06 18:39:57

  kk体育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顾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并提出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哪些教育相关内容?一起来看——

  免除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2022年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kk体育。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学生人均经费投入大幅增加。

  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

  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总理说,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面对经济新的下行压力,果断应对kk体育、及时调控,动用近年储备的政策工具,靠前实施既定政策举措。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突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学生人均经费投入大幅增加。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3.8%提高到95.5%。

  ● 持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kk体育,每年惠及3700多万学生。保障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工资待遇。

  ● 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45.7% 提高到 59.6%,高校招生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

  ● 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夯实发展的人才基础。

  ●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

  ●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国教育报发起两会教育热点话题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强国、学生心理健康、开展读书活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双减”工作、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师德师风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等更受读者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kk体育,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此次调查中,教育强国、开展读书活动等话题引起读者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认为,在强国崛起过程中,教育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

  教育要坚持促进公平、提升质量这两条主线,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公平、更优质教育的期盼,以教育公平夯实社会公平的基石,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打牢基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源源不断培养和输送各类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产出更多原创性科技成果,努力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

  4月20日,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实验小学学生在教室里诵读《朝读经典》。 杨韬 摄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刘希娅表示,基层学校要站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高度,积极推进“青少年读书行动”。

  一是正确认识阅读对孩子终身发展的意义,摒弃功利短视思想,立足孩子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长远考虑,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

  同时教师也要加强阅读,成为终身阅读者和阅读推广者,营造“阅读场”,感染带动青少年阅读。

  二是学校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三是加强对家长的家庭阅读指导,引导家长以身作则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做孩子的阅读榜样,营造家庭阅读环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所以受到关注,与三年疫情高度相关。疫情对学生身体、心理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居家隔离等防控举措导致其活动空间受限,或使其身体各种机能发育与技能技巧发展迟滞,体能下降;

  二是在社交隔离之下,生活方式在不同程度被调整,或影响未成年人社会意识和能力的发育,影响其社会认知水平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三是伴随同伴与社会交往的减少,一些学生对真实世界的兴趣减弱,有的沉迷于游戏和各种社交媒体。

  此外,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对学生精力体力有一些影响,继而影响到其身心健康。

  张家港市南沙中学和社区共建的“幸福家长驿站”组织的家庭教育融入心理健康专题咨询活动现场 吴亚萍摄

  对此,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认为,要在正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同时,在中小学普及心理学的公共知识课程,向家长普及心理学知识,政府和学校则应该让心理学成为社会的一门“显学”。

  对于未来如何保障教师待遇,如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代表委员也纷纷提出了意见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建议,要持续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力度:

  此外,张志勇在调研中发现,中西部地区高中教师待遇低,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县域高中发展提升面临的挑战之一。

  二要提高中西部地区新入职县中教师待遇保障水平,强化边疆县、民族县、脱贫攻坚巩固县高中学校新进教师“一揽子”待遇保障政策供给;三要确保中西部地区县中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

  2023年元旦kk体育,甘肃民乐工业园区学校的70位教师拿到了新公寓房间的钥匙,搬到了离学校更近的新宿舍。他们出对子,写春联,庆祝乔迁之喜,展望新年新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认为,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职前要强化教师教育,不断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把教师的职业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教师教育;职后学校和政府要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提供支持、帮助和引领,包括加强培训、开展对教师评价的综合改革等。

  储朝晖认为,除了加强培训、管理、考核外,还要激发教师的自主性,让教师能够充分把自己的优势潜能、自己在教学上的长项充分发挥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当成追求,这样的教师越多,我们的教师队伍才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