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体育虽然明知每一个人的生命及其机缘都是如此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我仍会从其他人的生命叙事中寻找自己有过的记忆,那些或稀薄或浓烈的岁月留影。
生命叙事,并不是一篇文章,而是这文章背后的岁月,在岁月中生命的挣扎与突击。郝晓东的生命叙事,厚重得超过许多平庸者的一生。在郝晓东的生命叙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立”的风格:那是强悍的、强大的、强盛的,在世界中挺身而出,树立起一种标准,发出一种声音。这是生命的强盛时期,是谓壮年!
所谓壮年,壮在阅读kk体育。仅细数郝晓东2011年的“阅读史”,便有狄金森、杜威、冯友兰、钱穆以及许多职场经典。这是一份自觉的阅读史。觉,就是觉醒;自觉,就是逐渐地意识到自己是谁。而这种自觉kk体育,是与深度阅读纠缠在一起的:阅读就是明朗,明朗就是阅读。自觉的阅读史,就是在明昧之间,朝向明亮的一隅,通过不无困难的阅读,让自己不断地超越原有的思力,让自己保持在一个不断自我启明的状态……
比绝对的阅读力更为重要(远为重要)的,是借阅读让自己保持在一种灵性的状态中。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二三年级小学生在《夏洛的网》或《木偶奇遇记》中的沉醉,比一个能够轻松阅读康德但终于停滞于康德概念的哲学教授更处于一种“真理状态”kk体育,或者说本真的阅读状态。
课堂是一个焦点,一个教育时间和教育空间相互转换的场。一切阅读、经历、体验在此转化为同一时空中的能量,而课堂又将沉入课程中,成为岁月的全息截片。
无论怎样高估课堂与课程、教室与班集体在教育中的地位,都并不为过,在相当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它们就是教育本身。
课堂(无论是语文课堂还是其它学科的课堂),是一个最为复杂的全息点:生活的、表演的、技艺的、高效控制的、诗意存在的……我们对生命或存在的理解,都如此逼真地重现于课堂上,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强调,就形成了诸如课程论、教学论、师生关系说、艺术说、高效说等不同的理论或诉求。但最终实现课堂的,与其说是他信奉的某个理论,不如说是这个理论背后那个真实生命的全息经验。
在郝晓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件,是他率领一支大学生“远征军”,从山西到海南——你可以视为支教,也可以视为实习,但超越这二者的,是他在有意识地打造着一支队伍,塑造着一个传统。他带领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将阅读、研课转化为教育土地上的成就,这样的奋斗与努力值得我们同行者学习。
毫无疑问,郝晓东的生命处于一个丰盛的季节,就像四季中的盛夏与初秋,那样浓烈的绿与那样浓烈的黄kk体育。这个丰盛的季节不应该是最高点kk体育,果实还未收割,谷粒在未来收割之后,还得进行曝晒与碾磨、揉打与烘烤,然后,我们才能品尝到生命最深处的芬芳与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