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体育山东“厅干”在清华大学读起“论文博士”、百名在职学生在武汉理工大学涉嫌造假获取硕士学位……曾被社会各界认可的非全日制高等教育,近日却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学历的信任危机。如何保证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如何刹住文凭“”的歪风?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近日被曝“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博,却从未见其上课”,由此受到公众的质疑:学校是否为身份“特殊”的学生提供了文凭“绿色通道”?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负责人解释说:徐景颜是“论文博士”,在职学习,并非全日制博士生。“论文博士”是一种国外常见的博士培养方式。
“但我们关心的,不是徐景颜是否真是‘论文博士’,而是这个‘论文博士’是不是‘论人博士’?学校因为学生的‘特殊’身份而降低门槛,会不会损害教育的公平性?”正在武汉某高校攻读全日制博士生的曹彦妍说。
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多种教育模式迅速发展,确实给有需求的人士和终身教育提供了多元的选择。然而,在“学历”的浮躁之风下,被异化的学历教育五花八门。一些业内人士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种模式:
“五不型”:即“不用通过国家统一考试”“不用上课”“不用做作业”“不用写论文”“不用自己交学费”的学历教育。在一些高校,原本为照顾国企技术骨干而制定的研究生单考政策,如今已成为官员和企业高管获取文凭的渠道,上课、做作业、写论文都可找人代劳kk体育,学费也可报销。
“速成型”:如不少省份与一些名校开展的“省校合作计划”。北京某高校一名教师说,省里给学校一笔钱,学校便替省里培养一批县处级以上干部。但干部们公务繁忙,无法保证学习时间,其毕业速度却快于同等学历的全日制学生。
“论文型”:不上课、提交一篇质量不高的论文,就拿到一张博士学位文凭。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舆论中的这种“论文博士”与国外的“论文博士”不同,前者通常被认为是博士教育的一种变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人也深知文凭“含金量”被贬值kk体育,却仍千方百计追求着“注水文凭”,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有专家指出,“注水文凭”大行其道是几种力量同时在作祟。
对官员来说,用权力换取一顶“博士帽”,便有机会获得更大的“乌纱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副教授余雅风表示,目前人事体制中,“唯文凭主义”和“唯高学历论”仍大行其道,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资标准、职称评定等诸多政策如今仍与文凭挂钩。据了解,不少地方和部门甚至列出了“学位—官员级别换算表”:学士相当于科员,硕士相当于科长,博士相当于处级,博士后相当于厅级等。
“多一个‘高学历’头衔,递名片、晒简历的时候也有面子、底气足,社会风气如此。”贵州一名通过“省校合作计划”拿到硕士学位的副处级干部说。
在教育产业化的过程中,一些迎合市场需求的高校靠着文凭这棵“摇钱树”,“生意”红火kk体育,财源滚滚。武汉理工大学被曝出近10年来,便通过廊坊硕士班先后向百余名无资格入学的学生授予了真实的硕士学位。一些学员表示,学习期间都缴纳过2万元左右的费用。
余雅风认为kk体育,治理“虚火旺盛”的文凭“”,应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重文凭更重水平。
例如,公选干部时,对需要博士学历的岗位kk体育,应明确提出全日制博士生的要求。同时,对“伪学历”要进行严厉的惩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院长劳凯声认为,高校必须守住操守,不能沦为追逐“生产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不能让很多目标设计良好的制度在执行中被异化。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王橙澄 李江涛 潘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