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体育12月23日,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普通高中组总决赛在广州落下帷幕。至此,本届大赛学前教育组、特殊教育组、中职教育组、小学教育组、初中教育组、普通教育组共6个组别的比赛均告结束,6位冠军选手有望获得明年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不愿成为“珍稀动物”的男幼师,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俱佳的小学数学老师,曾是省级运动员的体育老师······能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这些“冠军级教师”各有自己的不二法门。南方+记者独家对线位冠军选手,探讨他们的教育观和方法论。
在决赛的活动组织环节中,一门名为“多彩世界”的科学综合课程格外吸引眼球。课程以广州灯光秀为引子,引导孩子们感知、发现光与色彩的关系,在光的作用下创造不同的色彩。现场气氛活跃,孩子们惊喜的欢呼不绝于耳。
这门课程的设计者是本次大赛学前教育组的冠军,来自深圳市教育幼儿园的教师胡振军。他也是学前教育组十位决赛选手中唯一的男教师。
胡振军总是强调:“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的眼里要有孩子。”他平时喜欢跟孩子们讨论新闻、历史、地理等,经常就此类话题在班上开展辩论赛,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充分锻炼,效果也出乎意料的好,“幼儿园很少开办辩论赛,但是实际操作以后就会发现,孩子们比我们想象中要厉害得多。”
“人们提及男幼师,就像说起珍稀的大熊猫一样。”胡振军认为,社会上对于男性幼师存在一定偏见,“但其实我并不喜欢过分强调这种性别差异,两者各有优势,但工作上并没有差别。”在他看来,男性教师可以给孩子们不同的思维典范和心理体验,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其个性化和全方位发展。
“讲到底,面对孩子,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颗有爱的耐心。”胡振军认为,学前教育阶段是孩子性格、能力、思维方式培养的重要阶段,这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这次夺冠是一个新起点,我将认清不足,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他笑道。
“不论怎样,我们要坚信,学生能从特殊教育中得到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追求。”特殊教育组冠军,广州市天河区启慧学校的教师陈晖说。
今年是陈晖从事特殊教育行业的第八年,她认为这是一份很重要的工作,“这群孩子人生中最灿烂、最有可能培养自己价值的阶段是由我们守护的。”她希望给孩子们更多成长的可能性和空间,因此陈晖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在决赛中,她根据“冬天来了”的主题设计了一门生活适应类课程,利用探究实践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课程中,她设置了一个“取鱼”环节,要求学生想办法取出封在冰块中的鱼,引导他们用热水解冻,从而理解冷热的概念。
陈晖的课总是有趣又不失科学性,她擅长诱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而这正是智力障碍学生所欠缺的,因此其课程颇受学生欢迎。
特殊教育行业并不仅是传授知识,教师常常需要无微不至地为学生提供生活上的照顾。陈晖介绍:“我们要给孩子们喂饭,有些孩子不会上厕所,还得帮他们提裤子、擦······”虽然十分辛苦,但也常有温暖感动的时刻。
“社会上可能对这些孩子还存在偏见,其实他们很单纯。kk体育”她回忆,以前教过的一个小女孩有情绪行为障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刚转学过来时,让陈晖非常头疼。但某日雨后,陈晖带队做操,没注意到后面有积水,小女孩大声地提醒她。“那一瞬间,我觉得很温暖。她平时发脾气不针对任何一个人,那是她表达情绪的一个方式,实际上她是很单纯的,也会关心别人。”陈晖说道。
8年的教学活动中,陈晖欣慰地看着孩子们长大,慢慢学习知识,能够自理生活。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教育成果无法直观、快速地显现,但这些细微的变化、细碎却温暖的瞬间支撑着陈晖坚持至今,“无论别人怎么理解这份工作,我都会坚持下去。我们的工作一定能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夺冠是对我5年从教生涯的肯定,但不能阻止我继续前进的步伐。”来自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的教师王婷婷斩钉截铁地说。
王婷婷老师是材料专业硕士毕业,本科也是化工专业。毕业后,她来到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担任汽车车身修复专业教师。汽车钣喷知识于她来说是全新的知识,她白天上课,晚上啃下一本又一本陌生的教科书。在这个男性为主力军的钣喷领域,她凭着执着、拼搏无畏的精神坚持下来,大家都笑称她“钣喷花木兰”。
在从教的第5个年头,王婷婷凭借自己的教学绝活“车身划痕快速修复”,收获本次大赛的中职教育组一等奖。
在日常汽车的行驶过程中,汽车之间难免出现剐蹭现象。王婷婷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自主研发了3套产品,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修好汽车的划痕。她将这些创新应用于教学,帮助学生创新创业。她说:“希望能够借助这次比赛的力量,让这些技术和产品广泛应用到汽车美容领域。”
“夺冠代表的只是过去,备赛的过程更难忘,感谢学校对新教师的培养,希望通过比赛促进更多教师的创新性教学。”王婷婷回忆,在长达3个月的备赛时间里,学校多次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赛前指导,教师前辈们一遍又一遍地指导她完善内容和讲稿。
谈到中职教育时,王婷婷颇有感慨,“很多人说中职的孩子是考不上高中才来读的,他们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作为一名中职老师,教育的初心是有教无类。我相信可以用技能点亮孩子的梦想,用创新改变孩子的未来。”
“我觉得数学思维是很精妙很美的,很想让我的学生也能够感受到这种的精妙和美,从而喜欢上数学。”来自东莞市大朗镇第一小学的数学教师曾娟林说。
曾娟林在今年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小学教育组中摘得总决赛桂冠。在获奖之后,曾老师非常惊喜。因为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她觉得难以在演讲的表现力及语句优美程度上胜过其他学科的老师。但正是由于数学之美,让她在演讲的逻辑上更胜一筹。
曾老师的主题演讲内容是“赠予孩子三颗糖”,包括物质、精神及思维。通过这三颗糖激发学生学习的驱动力,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思维的精妙与本质美,从而爱上数学。
这次大赛同时给了曾娟林一次反思和学习的机会。对于这名数学老师而言,如果不是这次大赛,自己也不会系统地对自己过去的教学主张进行反思与整理,难以深入思考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另外,在现场众多老师的分享中,也给予她许多学习的机会,得到教育方向上的引领。曾娟林认为,教书首先还是要学会育人。自己未来将除了继续关注自己的学科教学以外,会继续思考如何把学生塑造成一个更加完善的人。
在谈到引领后进教师的问题时,曾娟林说,有很多老师仍然处于成长的道路上,自己会继续用爱与坚守去感染他们,让更多的老师都体会到数学本质的思维,并意识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她希望未来有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培养学生思维以及激励学生的行列中来。
广州市培正中学物理教师江帆摘得初中教育组桂冠。连续12年执教初三毕业班的他,还担任教学网站的“CEO”,kk体育在一线深研学科教学的同时运用技术特长进行发明创造,使教学变得有趣而高效。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教育的使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扼杀他们的天性······身为教师,要努力‘予乐拔苦’,在教学中贯彻慈悲之心,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赛场上,江帆妙语连珠,让现场笑声阵阵、掌声连连。12年来,他的教学网站积累了关于学生作业的40多万条数据,用大数据帮助学生减少繁重低效的作业。
谈起这场中小学青年教师的“奥运会”,江帆直言“非常累”“非常意外”,完全没有想到过自己能拿到最后的大奖。作为一名理科老师,江帆曾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跟文科的老师比口才,因此仅仅把比赛当成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希望享受到备战的过程中,在台上的短短几分钟内展示自己,与优秀的同行们一起度过欢乐的时光。”
在听到获奖消息之后,江帆与家人都非常开心。他谦虚地表示,虽然拿到了冠军,但自身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会继续学习,继续思考,希望为孩子们贡献更好的教育。”
“只要有机会,我会尽力帮助年轻老师成长。”近年来,在市里开展的系列教学活动中,江帆作为研讨组长,通过磨课、听课、评课,引领年轻教师成长。
在采访中,江帆笑称自己是“最老的青年教师”。他是广州市教研中心组成员、市特约教研员,常常会带着一些更年轻的老师开展课型课题研讨。他表示,kk体育尽管教研非常辛苦,但大家都乐在其中,彼此在交流同进步。
经过一番激烈角逐,深圳市盐港中学体育老师林琳摘得高中教育组桂冠。她曾获得盐田区“四有杯”高中组一等奖,广东省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作为一名由运动员转型的老师,她相信不断地学习是根本,学生的进步是动力,希望在有限的课堂内,给予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林琳的演讲题目是“我的梦,女排梦,教育梦,中国梦”,讲述的是自己的成长故事。她曾是广东省女子排球队队员,5年前从运动员转型为体育教师。谈及自己,她相信不断学习是为人师的根本,而学生的进步则是为人师的最大动力。“我们退役运动员都有一种韧劲,很认真、kk体育能吃苦,对待每件事情都全力以赴。这是运动员的特色,发扬这种特色能使我们做得更好。”
“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在即兴演讲环节中,林琳面临的问题是“教给学生知识和教给学生创新能力,哪个更重要”。她从多个角度阐述体育老师应该“以体育人”的观点,认为不能只传授运动技能,而忽视了体育活动的育人作用,这个观点得到评委们的高度认同。
从高手云集的高中教育组中脱颖而出,林琳很感谢背后的支持者们。“这次大赛的准备时间很长,无论是学校还是市里都给我提供了很多支持,同事们帮我备课、磨课,准备模拟答辩,我在备战过程中也收获良多。”林琳表示,kk体育自己参加工作的时间不是特别长,还在学习的过程中,希望未来可以借助大赛的平台,与更多的老师一起交流,相互促进成长,共同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