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体育在对2012—2014级1350个本科课堂的动态调查中,95%的教师给学生讲解了课程教学实施方 案,学生普遍感到满意并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主动与外籍教师交流的有 效频次明显增多,“基因与生活”课堂互动中常有学生提出疑问或辩论。通过实施“新入职教师教 学培训”和“主讲教师资格证”两项制度,在有授课教学任务的25名新入职青年教师中,学生评教 成绩优良率达100%。
“我们一直在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教育传播中砥砺前行。”该校机械工程学院孙亮波副教授连续 三年受邀在全国机械学院院长会议上作专题报告。由他搭建的“机械创新与人才培养”交流QQ群 平台,汇聚了全国大学教师机械精英近2000人,被老师们誉为“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的精神家园”。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第二课堂学科竞赛是全国范围、同专业最优秀学生同台竞技的舞台。”近 几年来,孙亮波与同事们坚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多次辅导学生参加机械学科竞赛,学生荣 获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并且通过总结大赛经验kk体育,促成了《机械 创新设计与实践》机械创新类大赛指导的“红宝书”面世kk体育。
“目前全国有79所高等院校开设动物科学专业。只有办出特色,才能争创一流。”武汉轻工大学 副校长、动物营养学教授侯永清教授说。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成 立,他再次当选为动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侯永清领衔的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专家团队,瞄准行业新的人才需求动向,率先提出 了“卓越饲料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双地并重、双师指导、双证评价”的专业实践教育 体系。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动物药学专业被列为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动物 科学专业教学团队2005年、2017年两次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在首届和第二届全国 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上取得好成绩,在面向国际的“牧羊杯”饲料工程模拟设计邀请赛中连续两 年获得第一名。
2018年5月,学校被列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粮食和物资 储备局把该校纳入相关建设规划,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协同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学科及 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建设中给予指导与支持。省政府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全 面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学校多年来坚持立足行业,坚定传承和不断拓展粮油食品等多个领域学科特色,充分挖掘省 内外特色资源,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校长刘民钢表示,“学 校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努力打造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 本科教育。”
近几年来孙亮波与同事们坚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多次辅导学生参加机械学科竞赛学生荣获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并且通过总结大赛经验促成了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机械创新类大赛指导的红宝书面世
“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把自己的疑问、心得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呈现在19米长的大屏上, 与主讲教师直接沟通;弹幕高频热词实时统计,让共性问题及时凸显。”新进教师钱义感慨 道,“整个过程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可以与全国各地师生一起互动、学习。”
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共同编写《物流管理实习实训教程》,与现代物流企业实 务紧密结合,填补了国内相关教材的空白。学院还与企业共同开设定向课程,部分实践内容在 企业现场结合管理实际讲授。物流教学团队与百世物流联合研课题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 奖,物流管理专业2015年被列入湖北省首批“32”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项目,2017年被列入 湖北省“荆楚卓越经管人才”计划。
为构建创新创业为核心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学校、学院将创新设计元素融入到人才培养方 案中,将创新理念延展到第二课堂环节中,使其与第一课堂形成良性互动kk体育,让创新精神成为每 名学生的必备素质。
“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kk体育,我们要探索产教融合kk体育、协同育人模 式。”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谭勇教授介绍,学院与百世物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 作协议,共同开展战略性新兴(物流)产业人才培养。
日前,享誉国际的万豪家族基金会慈善项目万里豪程,也选择将2018年华中区域教学研讨会 落地该校,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百余名教师代表和行业嘉宾齐聚一堂,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教 学研讨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不仅如此,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学术研讨会、 全国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等全国重要行业性盛会,先后不约而同选择了轻工大。这得 益于该校近年来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不仅充分调动了学校教与学、师与生的积 极性,而且形成了对重点行业的强大吸引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由国内百所高校联合,北京、武汉两地三站连线年新进教师德育工作坊,刚刚在 武汉轻工大学落下帷幕。在智能大场景支撑和智慧大数据分析助力的互动式、沉浸式教学 中,“新维教师发展空间站”让现场参与教师德育工作坊的120名新进教师和近万名在线教师直 呼“过瘾”。
这只是该校顺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聚焦未来教育形态,探索“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实 践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
该校教学改革制度设计以教学学术为引领,以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把学 生的主体性地位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置于有形的活动载体、方法手段、项目指标之中。在教 学实践中,以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为载体,持续推进课程教学范式转型,使课堂教学成为知识传 授、能力培养及综合素质拓展的主阵地,提升课堂互动教学的境界,为本科生提供优质高效课 堂教学。